以匠心,践初心——记2021年梧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贤英越

发布时间:2021-06-16浏览次数:2362

瘦削的身材,不高的个子,有些花白的头发,略显黝黑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,有几分文雅和儒气,每每迎面走来都带着微笑。谈到他,同事们说得最多的是“谦逊”、“随和”、“踏实”。他就是梧州制药原药品生产/质量总监、现中恒创新质量分析管理部部长贤英越。


1.jpg


扎根基层,志存高远


1987年,贤英越大学毕业,加入当时的梧州市第三制药厂,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车间工艺员。在高等教育并不普及的年代,本科生可谓稀缺,他不像有的学生不安心在小地方工作,选择了在梧州扎根,从基层做起,从车间生产做起。刚进入车间时,他发现实际生产和课堂知识有着巨大的差别,唯有从零开始,慢慢地和生产工人们学习请教,了解和熟悉每个生产品种、每道生产工序、每个生产车间。五年苦学、苦练,贤英越被提拔为针剂车间主任。


1991年梧州市第三制药厂与梧州中药厂、梧州市制药厂、第二制药厂组建成了梧州市制药企业联合公司梧州市制药联合公司(1993年又成功改制为广西梧州制药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),贤英越任第三生产区技术主任,一边熟悉改制后公司的品种生产工艺,一边挑起整个第三生产区的生产技术重担。改制后公司工业总产值大大增加,成为广西制药工业企业首家突破亿元产值大关的企业。但贤英越和技术团队却在思考,怎样才能使公司作为中药龙头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?


开拓进取,潜心钻研


在原有品种血栓通注射液的基础上,经过日复一日的试验和技术探索,贤英越参与发明了“冻干粉针”注射用血栓通,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,注射用血栓通(冻干)也一举成为中恒集团旗下梧州制药的主打品种,逐渐发展成为国内销售量前三的优质现代中药注射剂。


但在初期实际生产过程中,血栓通粉针剂冻干时间比较长,要两天才能完成一个批次的冻干生产,导致时间成本高、生产效率低。2010年开始,贤英越和技术团队研讨后,开展“注射用血栓通关键冻干技术的研究”,并取得重大成果。谈及这项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研究成果,贤英越说道:“注射用血栓通的冻干时间由原来的27小时,缩减到15-17小时。原来每个冻干柜每两天才能生产一批产品,改进后每天都可以生产一批,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。”


随着中国国力增强,药品研发和监管也逐渐和世界前沿接轨,药品技术及质量标准日益严苛,要求中药注射剂成分清晰、药品纯净度高、疗效有充分证据、毒副作用明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,血栓通注射液未来的发展开始面临更大的压力。


贤英越和技术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发展趋势,决定走在政策前沿,对血栓通注射液主要原料三七总皂苷的纯度进行提升。经过仔细研究和探讨,他领导的攻关团队开展“三七总皂苷有关附纯化及冻干燥技术研究与应用”的科研课题,把注射用血栓通所需要的原料——三七总皂苷的纯度由原来的80-85%提高92%-95%左右,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用药安全性也大大增加。


产品质量提升并非一劳永逸,随着标准提升、标准品变更,对产品质量标准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。2019年,三七总皂苷标准品变更,用新的标准品对照后发现,改进的技术提纯的三七总皂苷纯度距离预期还不够理想。对此,贤英越成立了“血栓通用三七总皂苷提纯研究小组”,下决心要把血栓通的质量做到行业最高水准。


精细入微,保质保量


2003年,梧州制药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并入中恒集团,在现代化综合型高新技术制药企业的发展快车道上驰骋。


贤英越也紧随中恒集团的发展大局,与梧州制药生产/质量管理团队组织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,推动公司药品生产GMP规范管理工作,同时推进国内大型冻干粉针车间的建成和投产,拳头产品生产工艺改进等等。


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,梧州制药投资2亿元,新建设冻干粉针生产车间。“这个项目产能规模在当时全国同行业来说是最大的项目,我是项目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,主要负责管理工程项目基建、装修和设备安装的现场协调工作,收集并反馈、协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。”深入现场,对照工程项目设计图纸,小到每个设备的摆放位置,他都一一检查,反复确认。工程仅用5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该项目的建设,创造了国内相类似项目建设完工用时最短的记录。该项目于2011年3月通过GMP认证检查。标志着符合国家GMP标准的全国最大的中药现代科技生产基地由梧州制药建成,打破了原生产场地过小、生产设备陈旧、现代化程度不高、长期产能不足和市场供不应求的“瓶颈”。


2010年,新版GMP标准颁布,贤英越作为当时梧州制药的生产部门负责人,须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组织生产和做好质量控制。谈到GMP管理起步之时,贤英越表示:“当时新版法规刚发出不久,区内的很多药企都还在试探,很多细节需要自己摸索。” 贤英越和生产/质量管理团队一面加强对法规的学习,一面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交流,带领梧州制药生产部门于2012年12月,为公司普通制剂和原料药共11个剂型取得新版GMP认证,梧州制药也成为了广西首批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。此后,贤英越和生产/质量管理团队再接再厉,查漏补缺,整改当时要求最为严格的6条无菌制剂生产线(包括冻干粉针生产线和肿瘤药生产线),在2013年5月顺利通过无菌制剂GMP认证现场检查。此后又组织了9次GMP认证,确保梧州制药的生产合法合规。从2010年起,保质保量地完成了170亿元药品的生产(按工业不变价),确保各产品满足市场销售需要。“在我担任生产总监或质量总监这些年,梧州制药生产的所有产品,均为优质、均一、高效的合格药品,没有发生过用药安全事件。确保为患者提供的是质量安全的药品,也算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我的任务,无愧于心,无愧于民。”贤英越淡淡地笑道。他表示,将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、创新发展拓荒牛、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,为中恒集团产品的开发贡献智慧,为国家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

(图/文 中恒创新  潘芳连 龙琳)
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投资者联系电话:0774-3939022
办公室联系电话:0774-2820030

  • 双钱商城
  • 中恒医疗商城
  • 田七商城
Copyright © 2018.版权所有:中恒集团 | 桂ICP备12005879 桂公网安备4504030200002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(桂)-非经营性-2019-0028
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